時間2020/1/13 14:27:18 | 來源本站 | 點擊量
如今,裝配式建筑發展已呈現全面開花的趨勢,領業科技通過全面分析裝配式建筑相關熱門問題答疑、工藝特點、施工過程,希望讓大家對裝配式建筑基本概況有全新的認識及了解。
答疑
1、建筑質量安全有無保證?
關于裝配式建筑,有媒體這樣表述:"這種采取工廠化生產、現場裝配的建筑,不僅可省時、省工、省錢,還無污水、無噪聲、無粉塵,符合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的要求,而且完全達到傳統建筑的防震、安全、耐用要求。"——這是實事求是的評價呢,還是夸大其詞,值得推敲。尤其是人們最為關注的質量安全,裝配式建筑真的令人放心嗎?
裝配式建筑一大標志就是使用PC(Precast Concrete),即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的簡稱?,F在業內所說的PC,通常是指以混凝土預制構件為主要構件,經裝配、連接以及部分現澆而成的混凝土結構,而這種裝配式的結構體系其實已經在我國由來已久。據專家介紹,早在上世紀50年代,我國就開始推廣裝配式房屋了,其中裝配式大板結構體系發展得較為迅速。但裝配式大板住宅房屋的質量和抗震性能不足,住宅樣式較為單一,上世紀80年代后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如今在我國推行的是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體系。
2、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體系建造的房子質量安全是否可靠?
專家介紹,采用此種結構體系,構件之間的連接以現澆節點為主,將預制PC構件的鋼筋伸入現澆構件中錨固連接,保證了房屋的整體性,相比裝配式大板結構,質量有明顯進步。然而,即使目前PC結構連接方式較以前有了很大進步,但是構件之間連接點的質量隱患并沒有隨之揮去。項目封頂后,很難檢查連接節點的質量到底如何。而且目前我國的施工隊伍的專業水平還難以保證連接節點的施工工藝完全做到保質保量。成本是高了還是低了?
相比傳統方式建造的房子,裝配式建筑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如工期短、無噪聲、無粉塵、環保等,照道理裝配式建筑市場應該形勢一片大好,為何如今處境尷尬呢?"成本高是重要因素"。好在目前成本方面,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優惠,以上海為例,自2015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上?!蛾P于推進本市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規定,2016年起外環線以內新建民用建筑應全部采用裝配式建筑、外環線以外超過50%。預制裝配率達到40%及以上的,每平方米補貼100元,另外對自愿實施裝配式建筑的項目給予3%以內的容積率獎勵。
3、裝配化=建筑產業現代化?
現在,有一些人認為建筑裝配化就是建筑產業現代化,或是新型建筑工業化,把幾個概念混為一談。其實,三者相關聯,又有所不同。從當前的實踐來看,裝配式建筑是指用預制構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其特點是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車間生產加工完成,構件種類主要有:外墻板、內墻板、疊合板、陽臺、空調板、樓梯、預制梁、預制柱等;現場大量的裝配作業,而原始現澆作業大大減少。而新型建筑工業化,是以構件預制化生產、裝配式施工為生產方式,以設計標準化、構件部品化、施工機械化為特征,能夠整合設計、生產、施工等整個產業鏈,實現建筑產品節能、環保、全生命周期價值最大化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建筑生產方式。
4、什么是建筑產業現代化?
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副總工葉明的理解,建筑產業現代化是以綠色發展為理念,以住宅建設為重點,以新型建筑工業化為核心,廣泛運用信息技術和現代化管理模式,將房屋建造的全過程聯結為完整的一體化產業鏈,實現傳統生產方式向現代工業化生產方式轉變,從而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效益和質量。葉明認為,"裝配化"僅僅是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的一個特征表現,或者說,僅僅是工業化生產方式的一種生產手段、一個有效的技術方法和路徑,不是建筑產業現代化的最終目的和全部。
5、相關技術是否到位?
作為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的一種有效技術方法和路徑,建筑裝配化無疑是需要鼓勵推廣的,但目前相關技術標準是否完善、相關鼓勵政策是否就位了呢?
技術體系有待完善。目前行業發展熱點主要集中在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住宅,框架結構及其他房屋類型的裝配式結構發展并不均衡,無法支撐整個預制混凝土行業的健康發展。同時,技術標準滯后也是裝配式建筑規?;茝V的一大攔路虎,好在今年1月國家住建部陸續發布了國家標準《裝配式混凝土/鋼結構/木結構建筑技術標準》,這為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提供了工程設計和驗收的技術支撐。但業內人士指出,從標準體系而言,還需不斷研究加以完善。
行業可持續發展基礎不良。一個行業是否能夠可持續發展,與行業內的企業是否有持續的盈利能力有關。目前來看,裝配式剪力墻結構本身的造價一定時期內不會低于現澆剪力墻,在不考慮政策補貼的情況下,此種技術是很難發展的。此外,降低成本、培育上下游相關企業,形成完整的產業化鏈條是推進建筑裝配化的關鍵因素。目前我國建筑裝配化尚未形成"規劃-設計-制造-施工-管理"全產業鏈的發展模式,即每個專業領域都有相當出色的企業和產品,但缺乏統一的整合平臺。
6、推廣裝配式是追求PC率還是社會效益?
截至2018年,全國有多個省市出臺了相關的推進住宅產業化、裝配式建筑的政策及發展目標,甚至明文規定了PC的建筑面積比例。"PC率",成為一些地方政府衡量裝配式建筑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但是有專家擔心,PC在國內已經過熱了,現在各地無論是政府主管部門還是企業,都只盯著PC率。住宅產業化雖然離不開PC,但是新型建筑工業化不能等同于PC,不能走進過度強調PC率的誤區。在專業化分工還沒有形成的情況下,大量做PC連找設計機構、審圖機構都不好找,千萬不能一哄而上。"
發展裝配式建筑,我們究竟要的是PC率還是社會效益?一些裝配式住宅項目雖然在結構上采用了預制構件,但從整體上來看沒有達到節能目的。甚至某些建筑采用了各種技術后雖然達到了綠色建筑的標準,但是實際在建設過程和使用過程中依然會造成極大的浪費和污染。這些現象都值得行業深思。
上一篇:建筑工程結算對量技巧揭秘
云南恩途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copyright@2017 恩途建設工程 版權所有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19002415號-1